教师 | 唐松青 | 年级 | 一 | 学生人数 | 40 | 授课时间 | 2018年5月22日 |
教学内容 | 《古对今》 | 课时安排 | 2课时 | 第 1 课时 | 授课类型 | 新授 |
一、学情分析 | 孩子们的基础情况差异较大,但学习的热情较高,喜欢活跃的课堂。《古对今》这篇课文,关于传统文化文人的一些轶事也较多,可以较好地延展课堂,正如所说的,一堂好的语文课在课外而不在课内,这样的教学方式,一直是自己所向往的,也比较好在课文讲述中,适度穿插,让课堂更有趣;对子本身读起来琅琅上口的属性,也比较适合低段儿童教学中以读为主在读中教的教学要求。孩子们也更喜欢这样的教学方式。 |
二、教材分析 | 《古对今》是人教版新教材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它是一篇文韵皆美的对子启蒙文。对子要求字数相同,读来琅琅上口。文中给出了反义词的对子、同类型词语组成的对子,在这些对子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花鸟虫鱼的生机与美丽。学习本课的重点要求会认的“圆、严、寒”等12个生字和积累课后“和风细雨”“夕阳”等7个词语,背诵课文;而难点在于让学生初步了解到在编对子时要注意的一些事项,有编写简单的对子的能力。 |
三、教学目标与准备 | ·知识与技能 | (1)将二会和四会生字的字音读准。 (2)会写语、夕这两个四会生字。 (3)了解对子的基本特点,会简单地编对子 (4)初步感知对子的韵律,有节奏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
·教学方法 | 情境导入法、游戏互动法、比较法,直观教学法等。 |
教具准备 | 多媒体课件、拼音汉字贴、对子的MP4音频、文人趣事的视频 |
四、教学重点难点 | ·教学重点 | 1、通过比较音素、联系生活实际、带读等方式掌握生字词的读音。 2、字音教学的重点是“卷平舌音”和“前后鼻音”的归类、区分。 |
·教学难点 | 1、结合图片,领会相反词语、同类型词语的概念,加强对这些词语的理解,从而在创作对子时加以使用。 |
五、教学过程设计 | 教学环1 (趣味导入) | 教学内容 | 1、玩小游戏轻松进入状态 |
教师活动 | 师说:在上课前,老师想看看同学们的专注度和反映速度,我们来玩一个名叫“相反动作你出我做“的游戏。 预设问题:低头 举右手 起立 微笑 |
预设学生行为 | |
教师活动 | 师说:同学们表现不错,但有同学笑了哦,记住,是相反动作。那么咱们再玩一个“相反词语你出我说”的游戏。 预设问题: 多 长 左 上 古 |
预设学生行为 | |
教师活动 | 师说:那么,古和今是? 生答:反义词! 师说:所以,古 对 今(先书写古,再写今,再在中间写入“对”,边写边解释,对,相对,也就是古和今是_____,同时,它们凑成了______(引导学生回答出”反义词”“对子”) |
预设学生行为 | |
教学内容 | 2、在黑板上板书标题 古 对 今 |
教师活动 | (边写边讲解写的过程中要注意的特点,如,上窄下宽,左窄右宽,古字下面的口字,上宽下窄,两边收口横不能出头;今和令的区别) |
预设学生行为 | |
设计意图 | 直观、有趣、互动性强的教学形式最容易调动小孩子的积极性,从而汇聚学生注意力,切入课题。 |
教学环节2 (温故入新) | 教学内容 | 3、齐背《对韵歌》 |
教师活动 | 师说:咱们今天要学习的就是一些简单有趣的对子,咱们以前也学过一首,是? 师说:那么,咱们一起来背一下?预备齐! |
预设学生行为 | 生答:《对韵歌》 |
设计意图 | (设计意图:温故入新) |
教学环节3 (课程闯关) | 教学内容 | 4、投出ppt,展示四个阶梯学习任务 |
教师活动 | |
学习任务 (PPT) | 1、我会读课文 2、我会认生字 3、我会写生字 4、我会编对子 |
具体 教学过程 | 1、我会读课文 师说:请同学们轻轻翻开书,翻到《古对今》,左手按书,右手用手指指着字,认真读课文,自己读自己的。 ……………… 根据自读情况,点生单独朗读(先点读得一般的,再请同学自主举手点评,点评大概两三个,根据点评的学生来自的大组,相机请读得较好的某大组来读,读完问:他们读得怎么样?有没有解决了前面咱们在自读过程中标注出来的问题?还有问题么?) 情况一:还有问题,则请举手提问的再读,因其能力一般,可让其邀请好友一起读给大家听一听。 情况二:没有问题,则相机表扬读得好的男生或者女生,然后请分男女对读(接上下句的形式) ………………读完 师说:同学们读得这么棒,老师也很想加入一起朗读,欢迎么?不过,老师想要加大一点难度,我要把它唱出来。喜欢的跟老师一起来吧。 ………………带背景音乐师生齐唱读 师说:同学们看,咱们的对子节奏感很强,给它配上音乐,读起来就更加朗朗上口了。 师说:我们现在学会了读课文,那么进入第二关———我会认生字。(ppt出示“我会认生字”) 2、我会认生字 师说:我们把生字放在词语中,看咱们认不认识(二会生字)。 A:带拼音,齐读 B:去拼音,点生读(点优生) C:点生上台当小老师带读 D:去拼音,先示范,开火车读,每个读3遍(全部展现出来(先问生:哪些你认为难记难认,为什么?有什么记的方法分享给大家?视孩子回答情况,相机指导错误) 师说:看来,现在认字也难不倒大家了?那么我们现在把生字放回原文,一起边打拍子,边齐读课文吧!看看读完之后是不是就可以将前面标注的有问题的地方擦掉了。 师说:老师觉得,这一关,同学们也完成得很好呢?同意的给自己一点掌声。看来掌声不够热烈,是不是觉得自己表现还不够呀?那么我们马上来进行第三关! 3、我会写生字。 师说:会说会读不代表会写。老师想考考大家,观察这些字,它们在书写上有什么特点? 古 李 香 凉 细 语 夕 预设(生答):第一行,是上下结构;第二行,是左右结构;第三行,是独体字。 师说:…………同学们回答得真棒!本课的四会生字比较简单,所以唐老师只在黑板上示范两个字。(田字格中): 语 夕 师说:看来读课文、认字、写字,都难不倒大家,那么老师马上火力大开,开启最后一个环节。 4、我会编对子 模式(老师提示前一个词语,学生自己对,然后进行解释) 预设: 日 月?月亮? 高兴 快乐?难过? 蜜蜂 蝴蝶(昆虫) 师说:所以,我们知道,对子必须要求字数相同,是反义词或同类型的词语。咱们看看课文给的对子是不是字数相同,是反义词或者同类型的词语? 反义词的对子有?————按顺序,逐个对子出现。 同类型词语的对子有?————按顺序,逐个对子出现。 既然掌握了规律,课文也给了这么多例子,那么咱们来对对子吧! 出示ppt: 远对( ) 美对( ) 老人对( ) 白天对( ) 美丽对( )安安静静对( ) 天——( ) 天上——( ) 天上飞——( ) 天上小鸟飞——( ) 师说:最难的一关“编对子”咱们也完成了,不知道咱们班有没有哪些记忆小明星能将课文背下来了呢? …………生背完(点生) 师说:请同学们在老师发下来的纸上,将这些生字宝宝正确地放入原文,并给他们标上正确的读音。还是老样子,做完后,跟同桌互换一下,同桌做错了的给他订在旁边,并用你的方法给他解释一下。有问题的可以举手问老师。订正完了的请坐端正保持安静。 投影仪:展示学生所填生字和拼音。 |
| 师说:有没有特别难记、容易犯错的字?有没有同学来介绍一下自己的识字经验。 生答:………… 师说:…………同学们回答得真棒!本课的四会生字比较简单,所以唐老师只在黑板上示范两个字。(田字格中): 语 夕 师说:看来读课文、认字、写字,都难不倒大家,那么老师马上火力大开,开启最后一个环节。 4、我会编对子 模式(老师提示前一个词语,学生自己对,然后进行解释) 预设: 日 月?月亮? 高兴 快乐?难过? 蜜蜂 蝴蝶(昆虫) 师说:所以,我们知道,对子必须要求字数相同,是反义词或同类型的词语。咱们看看课文给的对子是不是字数相同,是反义词或者同类型的词语? 反义词的对子有?————按顺序,逐个对子出现。 同类型词语的对子有?————按顺序,逐个对子出现。 既然掌握了规律,课文也给了这么多例子,那咱们来对对子吧! 出示ppt: 远对( ) 美对( ) 老人对( ) 白天对( ) 美丽对( )安安静静对( ) 天——( ) 天上——( ) 天上飞——( ) 天上小鸟飞——( ) 师说:最难的一关“编对子”咱们也完成了,不知道咱们班有没有哪些记忆小明星能将课文背下来了呢? …………生背完(点生) 师说:请同学们在老师发下来的纸的前一页,给这些生字宝宝标上正确的读音。还是老样子,做完后,跟同桌互换一下,同桌做错了的给他订在旁边,并用你的方法给他解释一下。有问题的可以举手问老师。订正完了的请坐端正保持安静。 |
设计意图 | 利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循序渐进地获得知识的能力,让学生在读中学,在学中悟,以文促学,以学悟理。从而较好地掌握文字的认识与书写,也对编对子的要义有所感受。 |
六、课堂总结 及延伸 | 我们顺利通过了课堂学习的四个闯关活动,分别是:认识二会生字?会写四会生字?读并背诵课文?编对子?还收获了_______?咱们的收获真大。咱们再来看一个关于对对子的趣味视频。也给大家布置一个课外作业(边说边放出视频,最后ppt上出示作业) |
七、作业设计 | 1、上网或查阅资料,找一些有趣的对子,摘抄下来。 |
八、板书设计 | 相对 对子 6、古对今 反义词 同类型的词语 字数相同 |
教学反思 | 教学反思 唐松青 本课是部编一年级下册识字单元第六课。本课采用对韵歌的形式识字,这是本套教材第二次采用这种形式识字。这首对韵歌以对子的形式描绘了四季气候及景物特点。课文配有一幅插图,采用写意画的方式展示了“莺歌燕舞、鸟语花香”的美好景象。 课文由三个小节组成,每小节四行,且结构相同:每一小节的前两行是单音节词对单音节词,如“古对今”“晨对暮”“桃对李”;后两行是双音节词对双音节词,如“严寒对酷暑”“和风对细雨”“莺歌对燕舞”。 三段韵文,分别用简洁形象的语言和长短句交替的节奏,或同义组对,或反义相对,描绘了四季轮回,冬去春来,昼夜交替,欣欣向荣,万物生长的自然规律,教学时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与课件图片,想象四季美景,进行理解、诵读、欣赏和积累,在识字中了解常识,获得知识,感受生活的美好。也获得对编写对子的简单要求的理解。 这节课还有一些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堂节奏前松后紧,前半节课识字、读文环节耗费过多的时间,导致后半节课部分环节落实不充分,且没有足够的时间对韵文进行更深刻的感知与落到笔尖的创作,在课堂时间调控能力上还需加强。 二、更加注重备课,以本为本,夯实每一个字词教学的细节。比如“语”字右边部分的笔顺,自己由于书写习惯,犯了错误。今后这类不确定拿不准的问题应该查好资料,夯实基础。 三、本节课注重了字和词的训练,疏忽了句的训练。 四、过于追求公开课流程的完整性和美感,字词教学已然水到渠成,应该顺势将对应生字的书写落实,让孩子适时锻炼,以增强识字写字教学的效果。 五、前半节课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但是后半节课由于节奏加快,课堂表达效果不如预期,所以,课堂组织的能力还需加强。 |
| | | | | | | | | | | |